物流“新势力”丨打造物流发展“热带雨林”
来源:天眼新闻 日期:2025/5/5 20:43:34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物流“新势力”丨打造物流发展“热带雨林”【编者按】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物流也是开放和优化营商环境的“软实力”。
黔物流,通天下。立足“大物流观”,贵州将交通基础设施、产业集聚、制度创新、数字变革等要素有机融合,以物流为先导,强枢纽、聚产业、畅通道、扩开放、促循环,通过物流新基建、物流联运、物流效率、物流枢纽、物流产业发展等维度,统筹推进现代物流体系构建,着力打通“内循环”堵点,赋能“外循环”,激活经济发展一池春水。
4月2日,18吨泰国榴莲经过原产地采摘到终端配送全程在48小时以内到达贵阳龙洞堡机场。张秀云 摄
4月中旬,在贵阳综保区围网区二期科技创新产业园,贵州万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吴龙华正通过翻译器与中东客商瓦卡尔进行出口农产品的最后确认,一箱箱生鲜大蒜、生姜等农产品已包装完成,正进行贴标,将陆续分批次通过“陆运+海运”的方式,经深圳蛇口码头海运发往中东地区。
2024年10月初,该公司在贵阳综保区积极联动贵阳海关所属筑城海关的帮助下,仅用24小时就完成了企业出境粮食(马铃薯)仓储加工注册登记的现场验核及审批工作,为企业快速实现马铃薯首单出口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节奏之快,让有多年蔬菜出口经验的贵州万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吴龙华也不禁感叹:“太方便了!”
贵州着力优化物流营商环境,通过通关提速、绿色运力升级、数字赋能物流等创新举措,加速构建高效、低碳、智能的现代物流体系,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的"热带雨林"生态,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通关提速增效
2024年9月,贵州商储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的又一批茶叶搭乘中欧班列,经阿拉山口出境发往欧洲。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批茶叶在阿拉山口口岸不再办理申报和转关、核销等手续,而是“口岸直通”。
公司是贵州第一次采用“铁路快通”的方式开展出口操作。整体通关时间比传统方式可以节约1至2天,单箱节省费用约200元以上。
“铁路快通”是近年来海关面向国际铁路运输集装箱货物特点推出的一项创新监管模式。在该模式下,内陆海关通过对铁路舱单电子数据进行审核、放行、核销,实现对铁路列车所载进出口货物的运输监管,无需企业在口岸再次申报和办理转关、核销等手续,实现口岸直通,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平均压缩约24小时,可有效促进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发展,提高境内段铁路进出口货物快速通关运输效率和便利化水平。
贵阳海关在积极利用贵阳国际陆港开放通道优势的基础上,与广州海关强化跨关区、跨省际合作,率先在全国探索推出“内陆——港口”联动通关模式,实现贵州与沿海沿边口岸海关服务同等效率,便利化通关,多项通关措施的落实,为贵州进出口货物通关保驾护航,为外贸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实支撑。
新能源电动重卡 张秀云 摄
绿色运力加持
在贵州,穿梭于矿山与货场的新能源电动重卡,还有城市路网的新能源汽车及不断完善的居民区、煤电厂充电基础设施,都是绿色运力涌动的写照。
近日,拥有10多年重卡驾驶经验的李师傅把油车换成了电车。“电车开起来比油车更轻松,噪音也低了很多,还节能环保。”李师傅说,他经常在毕节的煤矿厂和电厂之间来回穿梭,把运输车辆换成新能源电动重卡后,李师傅对比了一下成本,以7.5元/升的柴油价格来计算,按百公里40升的油耗计算,柴油重卡每公里的成本大约3.4元,电费假如按1.3元/度计算,每公里能耗1.5度电,电动重卡每公里的成本不足2元。
新能源商用车以及新能源重卡正成为物流运输的新宠。
在贵州黔满运数字物流平台的管理大屏上,正显示着即将发货和运输途中的车辆运行情况。“从六盘水市盘州市运送煤炭到六枝福能电厂,卡车司机交付货物上传凭证,公司又完成一单。”贵州黔满运数智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说。
李俊说,以前大宗货物运输基本都是柴油卡车,现在用了新能源电动重卡车,一年行驶大约6万公里的话,可以节约18万元左右的油钱。
2024年10月12日,贵州省能源领域新能源电动重卡推进会在毕节金沙举行,会上8家企业共同签约订购了210辆“贵州牌”电动重卡,积极围绕矿山、燃煤电厂等关键领域进行布局,新能源重卡的普及率正日益提升。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背景下,新能源重卡市场发展势头迅猛。我省不断拓展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推动"贵州牌"电动重卡在能源领域应用。2024年全省能源领域新增推广应用电动重卡973辆,同比增长127%,累计推广应用达1741辆。
智链物流增效
随着大数据的飞速发展,智慧物流正逐渐成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的转变,在优化物流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日前,在贵阳双龙顺丰速运分拨中心,记者看到酒水分拣机正不停分拣,两条分拣产线可以处理44个流向,每小时能处理酒水共计8000件,节省人工成本60%左右。
“贵州是酒水的主产区,量大,且属于易损品。人工分拣效率非常低,在投入分拣线之后,效率大大提升。货损率几乎降到0,每天处理约6万单。”贵州顺丰贵阳双龙分拨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提高分拨效率,贵州顺丰先后投入2亿元配备无人叉车、摆轮分拣机等智能化设备,占比达到90%,实现了快递从卸车、分拣、装车全流程自动化,准确率近100%。2024年,顺丰还开通了贵阳至卡拉奇国际航线,为贵州省乃至西南地区商品提速“出海”开辟新的空中通道,极限产能148万票每天。从贵阳到卡拉奇的国际航线,一周三次航班,每天货物均在18吨。
如何提升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坐落于贵阳经开区的贵阳传化公路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紧邻银百高速和南环高速。这里汇聚了来自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地的车辆、货物和人员,构成了繁忙的物流枢纽。
这里建立了“公共仓储+统一配送”的分拨配送体系,目前已聚集了800多家商贸物流企业。通过传化货运网平台,众多快消品、酒类、轮胎等产品在港内中转,分拣后有序运往全国各地。
物流变“智慧”,离不开数字化技术赋能。“现在的物流并不是简单的运输,而是依托数字赋能,把运力、仓储资源、供应链的服务能力进行整合,达到为企业降本增效的作用。”传化智联贵州片区总经理姚亮说,企业将贵州作为西南连通华南最主要的通道来建设,目前已经服务周边近5000多家商贸和制造企业。下一步,还将重点服务黔货出山,为贵州的酱酒、木材等集中运输降低干线物流成本。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秀云
编辑 刘力维
二审 王淑宜
三审 孙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