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直销网 > 焦点新闻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我生命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我生命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广州日报  日期:2025/4/28 11:33:34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我生命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香港肩负什么样的使命?
日前,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香港故宫馆”)举办的《与生命对话》系列活动中,香港故宫馆馆长吴志华博士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与对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

吴志华在《与生命对话》系列活动中发表演讲(活动主办方供图)
这是一场与青少年的对话。从海上漂泊的少年到香港故宫馆馆长,吴志华以自身经历诠释了知识如何改变命运,并与现场的青少年们分享了如何在香港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保持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海上少年”考取香港中文大学
吴志华来自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小时候,他们一家人住在海上,“我可以说是一半时间在船上生活,一半时间在陆地度过,而住在船上的人,普遍来说家庭情况都不是很好”。
其时,在船上生活的他,目光越过一艘艘船只的船舱,不经意间瞥见了陆地岸边正在兴建的一栋建筑。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建筑逐渐成形,他才惊喜地发现,那原来是一所学校。“我那时候就想,如果我能在这个学校里读书就好了。”
彼时,吴志华就意识到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大概中三、中四时,他母亲曾建议他到车房工作赚钱补贴家用。但他深知,读书才是他的兴趣,因此他坚定选择了继续读书这条道路。所幸的是,家人也竭力支持着他的决定。尽管当时考取大学并非易事,但吴志华凭借自己的坚持,最终在1981年,成功考入了香港中文大学。

去年12月,吴志华接受本报专访。
历经风霜,更知他人疾苦。如今回首往事,他深感住在船上的那段成长经历对他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正是那段人生经历,令我时刻关心着我们社会上有需要的朋友。”吴志华说,“而同样的,我们也可以看到,原来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我们用知识,是可以帮助自己建立自己的事业,甚至可以帮助这个社会,帮助国家。”
在历史里,感受跨越时空的余温
大学时,吴志华就读的是历史系。为何选择历史?这要从他中学时说起。中学时,他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沉醉于历史的长河中,思索着古代的人物、事件。他会将自己代入某一个朝代,把自己想象成某一个古人,思索如果是他,会否做得更好,“有没有可能改变历史,改变世界”。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外景。
直至如今,吴志华在浏览新闻时,依然会不自觉地回顾历史,思索是否有相似的事件曾经上演,探寻历史的经验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些参考。
有如黑格尔所说:“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 。吴志华深信,正是这些历史的“灰烬”,蕴藏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等待着被发掘和传承,让人们能够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余温。
选择历史系,可以说纯粹是出于吴志华对历史的兴趣。当时的他,也未曾想过,往后的30多年甚至他的一生,他都将始终与历史并肩同行。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屯门的一家中学担任历史老师。说起教书,他连用了4个“钟意”来表达他对学生的喜爱。“我好钟意,好钟意,好钟意面对学生,好钟意同学生分享。”
当时的他,在班里特别设立了一个“好同学学习班”。放学后,这些“好同学”会被吴志华留下来,他为他们提供额外的辅导。这里的“好同学”之所以加上了引号,是因为实际上,这些学生在班级里属于最顽皮的一群同学。然而,吴志华坚信,他们并非不上进,只是他们缺乏一些引导和鼓励。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促使他们发生改变。
创新表达故宫文化
为香港故宫馆建设打下基础
在中学教书半年后,1988年初,吴志华正式投身公共博物馆工作。“做老师,我可以做历史教学,但是在博物馆,我不仅可以做历史教育,还可以做历史研究。”

正在展出的“法国百年时尚——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服饰与珠宝珍藏,1770–1910 年”特别展览。
投身博物馆工作后,吴志华策划过不少香港前所未有的展览。在他参与推动下,2007年与2010年,故宫博物院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以及其数字动态版先后来港展出。
数字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在香港展览时,按照规定,每位观众只能观看1小时,“4个星期的时间,有92万名观众前来欣赏,每个观众都看足一个小时,不愿意走。”吴志华笑道,当时迫于无奈,他们只好拉着一条粗绳子,引导观众离场。
自2007年开始,香港与故宫博物院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合作。这一系列活动让香港市民更深入地了解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让人们看到,香港市民真的很喜欢故宫文化。
演讲现场,吴志华展示了一张他从未对外展示的照片。照片上,时任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以及当时担任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副署长的吴志华等人围坐一桌,彼此愉悦交谈。
“香港故宫馆的理念就是从这一场下午茶来的。”吴志华回忆,那是2015年的一个下午,当时本来他们要飞广州,但因下雨机场关闭,因此他们在故宫博物院边喝下午茶边聊了一个下午,谈到了很多合作,同时也谈及了建设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想法。
“历史真的是很有趣,也很偶然,但其实也有其必然性。”吴志华认为,如果没有之前的努力,如果没有香港对故宫文化的创新的表达,如果大家看不到香港市民对故宫文化的喜爱,或许,也不会有香港故宫馆的出现。
通过创新,为观众带来源源不断惊喜
2019年,吴志华出任香港故宫馆馆长,也是在这一年,香港故宫馆主要建筑工程启动,并于2022年7月3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截至目前,香港故宫馆已经接待了近250万人次观众。
两年来,香港故宫馆不仅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更通过创新的展示方式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新的元素和活力的展览。
“故宫博物院方面曾对我们说,他们为什么喜欢跟我们合作,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我们的创新精神。” 吴志华强调,创新,始终是香港故宫馆的一个核心特质。
谈及创新,吴志华提到了5号展厅的“器惟求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展览。那是香港的优秀设计师参与设计的展览。展览展出故宫器物珍藏,包括瓷器、玉器、玻璃、服饰等,以生活化的展示方式,让现代的设计理念与古代的工艺形成“对话”,展示传统工艺对当代设计理念和文化生活的影响。

“器惟求新”展览展出的展品(香港故宫馆供图)
在香港故宫馆,这样的创新展览层出不穷,为观众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有的博物馆同行看了我们的展览,说也想尝试,但他们也说做起来并不容易。”吴志华说。
对于未来的创新方向,吴志华展望道,香港故宫馆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博物馆领域的深度应用。他透露,目前正与内地在人工智能领域表现卓越的博物馆建立紧密的联系,并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全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香港故宫馆的落地与应用。
建议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
“在我的生命里,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吴志华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与热爱,不仅源于他个人的情感认同,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敬仰与尊重。
“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香港得天独厚的优势,香港也一直是国家与世界联系的桥梁与门户。”吴志华认为,香港现在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因为背靠祖国,“祖国给了我们非常大的支持,香港故宫馆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也不会有今天的香港故宫馆。”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对香港来说,这既是重大发展机遇,也是重要时代使命。”吴志华建议,香港应继续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把握文化艺术发展的新机遇,坚持开放包容,勇于创新,发挥连接祖国与世界在文化交流桥梁的作用。
作为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香港故宫馆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如何发挥作用?吴志华说:“我们一直在打造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交流平台,推动内地与香港的文化交流与合作,连接内地与世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共同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演讲的最后,吴志华寄语青少年:“我们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年轻人应该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文/广州日报港澳记者站记者:龙成柳、王浩
图/广州日报港澳记者站记者:龙成通、陈希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我生命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好搜搜索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我生命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必应搜索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我生命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搜狗搜索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我生命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热点聚焦
推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