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赛场,武林争霸背后尽吹“中国风”
来源:千龙网 日期:2025/4/27 16:58:08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亚运赛场,武林争霸背后尽吹“中国风”9月28日,杭州亚运会武术项目比赛落下帷幕,中国武术队斩获11金,完美收官。武术比赛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成为亚洲选手切磋武艺、交流文化的平台。
中国教练的“种子”
在武术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决赛中,20岁的文莱选手巴斯玛·拉什卡尔获得一枚银牌,这也是文莱的首枚亚运会银牌。她从10多岁就开始练习武术,并期待有朝一日能站上国际赛场的领奖台。
这枚历史性的奖牌背后,有一位中国教练“17年磨一剑”的故事。文莱的武术教练李辉来自中国,17年前,他作为中国武术队的一员前往文莱表演,给文莱队留下深刻印象。后来,他受邀到文莱设立武术项目,并担任总教练。
从零开始,李辉的全情投入,让武术运动在文莱扎了根。“一开始我们只能吸引六七个孩子,那时候他们对武术一无所知。我亲自去当地学校表演武术,让大家了解武术是什么。”
慢慢地,有学生慕名而来,在李辉的培养下,文莱武术运动员逐渐有了国际竞争力。“我们有70多人在练习武术,在文莱,从人们一无所知,到现在人人都知道武术和中国功夫是什么,这真是太棒了。”
巴斯玛·拉什卡尔的这枚银牌,让李辉兴奋不已,“这真的是一个突破,也是我们迄今为止取得的最好成绩。”
另一名文莱选手鲁斯兰没有登上领奖台,但他对李辉充满感谢,“我只是想通过比赛展示自己的进步,让教练高兴。”鲁斯兰此前曾经夺得三届东南亚运动会冠军。
文化自信的底气
最开始,很多外国选手都是从电影中了解中国功夫,继而对武术运动产生兴趣。习练武术的过程,也让他们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
在武术套路比赛中,越来越多的外国运动员选用中国音乐,把武术演绎得更原汁原味。“东方红,太阳升……”伴随着《东方红》的配乐,菲律宾选手阿加莎·克丽丝滕曾·王在场上挥洒自如地表演了一套太极拳。曾来过中国十多次的她,对中国文化非常着迷。文莱选手林茹仙则选择了《映山红》,“若要等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把一些年长的观众带入了电影《闪闪的红星》的回忆里。
尼泊尔选手卡比塔·塔帕参加了女子剑术枪术全能,她谈到,“中国武术有很多项目,非常好看,衣服也很漂亮,我们都被它吸引了。”
杭州有“丝绸之府”之称,“杭州刺绣”也是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新加坡选手曾俊恺来说,参加杭州亚运会,除了有机会一游秀美的西湖,也让他终于走进了“战袍”的原产地。“2019年后,我就在杭州定制参赛服,我们队友间也会经常分享哪家店做得好,虽然是不同的店,但基本上都是在杭州。”曾俊恺最喜爱的图案是龙,每次都会做不同的颜色。
在杭州亚运会的赛场上,中国选手更有文化自信的底气。三届亚运会武术男子长拳冠军孙培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深切感受到武术在国外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广泛,而他也一直有个“奥运”梦,希望有朝一日武术能被列为奥运会正式项目。
栏目主编:陈华
本文作者:秦东颖
题图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