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直销网 > 焦点新闻 >“康式共情”遇见“东坡哲学”!《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带你“读东坡,见自己”

“康式共情”遇见“东坡哲学”!《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带你“读东坡,见自己”

来源:津云  日期:2025/4/25 12:38:01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康式共情”遇见“东坡哲学”!《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带你“读东坡,见自己”中华诗词是中华文化最优美的篇章,中华诗人是中华民族最深情的歌者。要真正领会诗词之美,感受诗人之情,就要下笨功夫,一行行读诗,一页页读人,才能记得准、看得透、想得清,才能将优美的诗词、深情的诗人刻在心里,融入血脉,化为基因。

  “李白是一阵清风,只要他愿意,便可飞越重重关山,飞向他想去的任何地方;杜甫是一条长河,蜿蜒曲折,波澜壮阔,承载着不尽的忧思和希望;韩愈是一柄宝剑,利刃出鞘,无所畏惧,锋芒所及,所向披靡;柳宗元是一叶孤舟,在浪涛汹涌中起落沉浮,但从不曾放弃自己的执着与立场;欧阳修是一座大山,山间林泉磊落,万木竞秀,生机勃发,郁郁苍苍;苏洵是一株老树,根深叶茂,繁密成荫,在他的近旁,新松茁壮,材成栋梁;曾巩是一方青砚,纯正坚实,温润如玉,尺寸虽小,墨韵悠长;王安石是一团烈火,敢于烧毁一切落后陈腐,意志坚定,勇于担当;苏辙是一座火山,表面沉静,内心炽热,为人为政刚柔并济,处置有方;李清照宛如一枝蜡梅,芳香宜人,淡雅端庄,看似柔弱如花,实则骨气刚强……”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阅读中华诗词、与诗人们隔空对话的感悟,“我常想,如果身边有这样一群诗人、朋友,我们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们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至于苏东坡,康震觉得很难用一句话来形容,因为苏东坡的身上,有李白超凡的神仙气,有杜甫执着的忠义气,有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悠然情怀,有白居易直言敢谏的批判精神。康震借用了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对其的评价——“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拥有无数侧面的苏东坡是康震的千年知己,“书写苏东坡是我靠近这位千年知己的唯一方式”,于是他为读者带来了新书《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全景展现文化巨人苏轼的传奇人生、诗词世界与精神天地,立体还原“人间真实”的苏东坡。


  该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以苏东坡生平为脉络串联其文学成就与精神世界,从少年成名到乌台诗案,从赤壁绝唱到儋州烟火,从诗词巅峰到生活美学……通过对苏轼生平细节与诗词文章书画的解读,展现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艺术成就和旷达的人生态度,让读者领略这位文化全才的独特魅力。

  康震介绍,新书与以往作品不同,以作家带作品,细致剖析了苏轼从高光到至暗的所有生命轨迹,展现北宋知识分子的命运与抗争。书中不仅解读诗词文章,更呈现了一个真实的苏东坡——他有旷达也有固执,是天才亦凡人。谈及创作初衷,康震坦言源于热爱,“每个热爱苏东坡的人都有权利书写心中的东坡”,他认为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正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根源。

  康震以《百家讲坛》破圈、《中国诗词大会》封神,此次新书直抵精神偶像内核。12讲不是单向解读,而是一场“天才对天才”的灵魂共振——当“康式共情”遇见“东坡哲学”,古典诗词里的星辰开始照亮今人迷途。康震独创的“一人一诗一时代”解读法,通过品读诗词串联北宋历史风云,用“东坡式哲学”破解内卷焦虑,让“此心安处是吾乡”照进现实。该书既是别开生面的苏轼传记,又是了解宋代文化的窗口,具有诗史互证的特点和跨时空治愈的效果。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学术总顾问钟振振认为,康震的讲解兼顾作品的内涵与外延,不仅深入探讨诗人的创作初衷、诗词的写作背景,还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心得、感悟,真正做到了把经典讲活,讲透,使读者大众在读懂古诗词的同时,陶冶情操,涤荡心灵,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艺术品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撒贝宁说,康震老师的讲解,小到字词释义、诗人轶事,大到时代背景、中华传统,各种知识和典故信手拈来,融会贯通;同时加入极具个人特色的心得体会,激情洋溢,诗意盎然,让经典古诗词焕发新的活力,如无声细雨般渗透进每一位读者的心中。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蒙曼称赞,康震老师的古诗词讲解,既是底蕴丰厚、深入浅出的普及课,又是融入了康老师多年研习心得和教学经验的交流课;既是涉及诗人生平、诗歌流派、创作争鸣、写作技巧的精读课,又是旁及思想、道德、历史、地理、习俗的通识课。在他的诗词课上,你会发现,那些你原以为烂熟于心的诗词中,其实还藏着熟视无睹的疑问或习以为常的误读。康老师用他生动幽默的语言,穿梭在诗词的字里行间,润物无声地激活我们生活中的诗意,引导我们高情商地面对生活中的如意或失意,平淡与峥嵘。


  市面上书写、解读苏东坡的作品很多,康震强调,该书既展现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也不回避其性格中的偏执与锋芒。在他看来,苏轼从苏子瞻到苏东坡的转变,本质上是文化人格的淬炼过程。如果说苏轼的博学如深潭,那么逆境便让这潭水化为瀑布,从而成就一个既深厚又活跃的灵魂。尤其苏轼在黄州时期完成的精神蜕变,展现了中国士大夫文化自觉的最高形态,其在低谷发出高音的生命力,使之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兼具思想深度与生活温度的典范。苏轼的魅力在于实现了多重统一:既保持“天行健”的刚健,又不失“乐尽天真”的洒脱;既是文化巨人,又有生活情趣,这种特质让他的作品跨越时空,引发广泛共鸣。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刘跃进指出,“东坡热”的背后,是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在价值多元的今天,苏轼精神如同一剂良药,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生命的力量。他认为康震成功捕捉到了苏轼作为“文化符号”和“真实个体”的双重魅力,不仅写尽苏轼大起大落的人生,更揭示其“君子人格”的现代意义。康震新书既呈现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的洒脱,也不回避其政治失意时的困顿,这种立体的书写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产生精神共鸣。他引用叶嘉莹先生“难忘诗骚李杜魂”的诗句,指出当下重读经典的意义在于:每个人都能从杜甫、苏轼等先贤身上汲取应对逆境的力量,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正是中华文明传承的珍贵之处。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康式共情”遇见“东坡哲学”!《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带你“读东坡,见自己” 在好搜搜索“康式共情”遇见“东坡哲学”!《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带你“读东坡,见自己”
在必应搜索“康式共情”遇见“东坡哲学”!《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带你“读东坡,见自己”在搜狗搜索“康式共情”遇见“东坡哲学”!《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带你“读东坡,见自己”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热点聚焦
推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