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新闻中心

厦港王船将亮相国家级非遗展览

发布日期:2024/5/31 14:17:11

浏览次数: 点赞数: 收藏数: 关注数: 【赞一个】    【收藏】    【关注】    【举报】   【我要收藏】
厦港王船将亮相国家级非遗展览
厦门日报
福建

厦港王船运抵位于北京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于6月7日起参展。  (思明区文化馆 供图)

征集令

●征集内容

反映厦门全市域范围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展现历史文化传承和城市建设发展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口述资料及相关线索均可。

●征集要求

(一)老照片:要求内容真实无涂改,影像清晰,并附上简要文字说明以及投稿人姓名、电话等信息。(二)文献资料:资料应确保无权属纠纷,无侵犯他人肖像权、著作权、名誉权等行为。

●征集渠道

拨打《厦门日报》读者热线968820,或发送线索资料至本次征集专用邮箱(smjxs@xmrb.com),或在“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厦门日报”官方微博留言。

●截止时间

2024年7月1日

名片

送王船

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中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已有600多年历史。2020年12月17日,由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报送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简称“送王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厦港送王船是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

厦门非遗代表性项目——厦港送王船的代表性实物王船,将于6月7日亮相位于北京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中展示厦门非遗的独特魅力。

该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昨日,福船船帆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阮和国从北京回厦,此行他是专门去展馆配合安装王船。“太激动了,第一次去北京就是做这么有意义的事。”阮和国说。

王船是闽南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展览的王船长2.38米,由樟木和杉木制成,于2018年打造,船身由造船师傅陈才打造,船身彩绘由彩绘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水浪绘制,是专门用于展览的小型王船。这艘王船虽然不大,但也有150多千克重。为了防止船上的装饰品在运送过程中破损,阮和国的妻子李葡萄、厦港龙珠殿的理事杨宏伟和赖秀玉也一起出行,大家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物品带到北京。运抵展馆的船身,包装、拆卸过程,李葡萄都在旁边盯着,确保不损坏物件。

“我们的王船放在展馆的第6层。”在安装过程中,阮和国特别细心地整理起缆绳和升降组件,重点将三面船帆安装好。他笑着说,这可是技术活,驱动缆绳穿得不对或者缆绳绑错成了死结,都无法正常升帆、降帆。作为厦门市思明区钓艚送王船民俗文化传习中心负责人,李葡萄也帮着丈夫一起整理。

思明区文化馆闽南文化专干吴淑梅介绍,厦港王船采用福船的制作方式,形状类似古代官船。船上由彩绘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陈花现设计的“十大水手”木雕是王船的亮点。这些用樟木精雕彩绘的人物,让整艘王船更加灵动。一艘王船集中体现了福船制作技艺、彩绘装饰技艺、船帆制作技艺、雕刻技艺等,彰显了闽南非遗魅力。

6月8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据悉,该展览将于6月7日正式开展,为期一年。本次展览面向全国遴选非遗代表性项目,通过展示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成果,呈现非遗的文化价值和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 通讯员 吴淑梅)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